在PCB的制造过程中,蚀刻工艺是一个关键的环节。本文将深入探讨PCB蚀刻工艺的三大要点,以确保高质量的PCB制造。
文章目录
一、PCB蚀刻工艺品质要求及控制要点
1. 残铜问题
在PCB制造中,残铜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,尤其是在双面板制造中。残铜的存在可能导致电路板上的短路或其他问题,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,确保没有残留的铜。
2. 残胶问题
与残铜类似,残胶也是需要避免的。如果电路板上仍然有残留的胶水,将会影响镀层的附着性,可能导致电路板质量不良。
3. 蚀刻速度控制
蚀刻速度的控制非常关键,过快的蚀刻可能导致线路变细,而过慢可能导致制程时间增加。因此,蚀刻线宽和总pitch应该作为制造过程中的重点控制参数。
4. 干膜保护
电路板上的干膜在蚀刻过程中必须保持完好,不得被冲刷分离或断裂。这有助于保护电路板上的线路和焊点。
5. 杂质和油污
蚀刻剥膜后,电路板上不允许有油污、杂质或铜皮翘起等不良品质。因此,在制程中需要确保板材的清洁。
6. 放板过程
放板过程应该注意避免卡板,并防止氧化。这确保了蚀刻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7. 蚀刻药液分布均匀
蚀刻药液的分布必须均匀,以避免造成正反面或同一面的不同部分蚀刻不均匀。这需要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控制。
二、PCB蚀刻工艺制程管控参数
为了确保蚀刻工艺的品质,有一些关键的制程参数需要管控:
- 蚀刻药水温度: 45+/-5℃
- 双氧水的溶度: 1.95~2.05mol/L
- 剥膜药液温度: 55+/-5℃
- 蚀刻机安全使用温度: ≤55℃
- 烘干温度: 75+/-5℃
- 前后板间距: 5~10cm
- 氯化铜溶液比重: 1.2~1.3g/cm³
- 放板角度、导板、上下喷头的开关状态: 这些参数的控制也影响着蚀刻工艺的质量。
- 盐酸溶度: 1.9~2.05mol/L
三、PCB蚀刻工艺品质确认
最后,确认PCB蚀刻工艺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。以下是一些确认要点:
- 线宽: 蚀刻后的线宽应在+/-0.02mm以内,通常蚀刻标准线为0.2mm和0.25mm。
- 表面品质: PCB的表面不可有皱折、划伤等缺陷,应保持平整。
- 透光检查: 透光方式检查时不可有残铜,这表明蚀刻过程的质量。
- 线路形状: 线路不可变形,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- 无氧化水滴: 在电路板上不可有氧化水滴,这可能影响电路板的性能。
在PCB制造中,蚀刻工艺是确保电路板质量的关键环节。通过严格控制品质要求、制程参数以及品质确认,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PCB,满足各种电子设备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