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B(Chip on Board)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领域的封装技术,它将芯片直接安装在PCB(Printed Circuit Board,印刷电路板)上,而不使用传统的IC封装。

这种技术需要特别注意PCB焊垫的设计,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。
在本文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COB的PCB焊垫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。
1. 表面处理:电镀金或ENIG
首先,COB的PCB必须进行电镀金或ENIG的表面处理。这一处理不仅要求金属层的存在,而且金属层的厚度需要比一般的PCB板更厚,以提供足够的Die Bonding(晶元键合)能量。
这样才能确保金线、铝线,甚至最新的铜线都能够成功焊接,避免焊接问题。
2. 焊垫线路布线位置
在COB的Die Pad(晶元底座)外的焊垫线路布线位置需要特别注意。每条焊线的长度应尽量保持一致,以避免焊点相交导致短路问题。因此,焊点从晶圆到PCB焊垫的距离应保持一致。
建议取消对角线的焊垫设计,可以缩短PCB焊垫间距或采用椭圆形的焊垫位置,以平均分散焊线之间的相对位置。
3. 定位点设计
COB晶圆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定位点,最好采用十字形定位点而不是传统的圆形定位点。这是因为自动定位的Wire Bonding(焊线)机器通常会抓直线来做定位。因此,定位点设计需要考虑机器性能,以确保焊接的准确性。
4. Die Pad大小
PCB的Die Pad大小应比实际的晶圆稍微大一点。这有助于限制晶圆在Die Pad内的偏移,避免晶圆在Die Pad内旋转太严重。建议各边的晶圆焊垫比实际的晶圆大0.25~0.3mm。
5. 导通孔的处理
COB需要点胶的区域最好不要有导通孔。如果无法避免,要求PCB厂将这些导通孔完全封闭,以防止点胶时Epoxy渗透到PCB的另一侧,引发问题。这可以确保点胶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6. 标示点胶区域
建议在需要点胶的区域印上Silkscreen标示,以便进行点胶作业并控制点胶的形状。这有助于确保点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。
COB技术在现代电子制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,但成功实施COB需要精心设计PCB焊垫,以确保性能和可靠性。
以上提到的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COB的PCB焊垫设计,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COB技术与传统IC封装有何不同?
COB技术将芯片直接安装在PCB上,而不使用传统的IC封装。这样可以减小封装体积,提高性能,并降低制造成本。
2. 为什么要选择电镀金或ENIG的表面处理?
电镀金或ENIG的表面处理具有足够的金属层厚度,可以提供Die Bonding所需的能量,确保金线、铝线等的成功焊接。
3. 为什么需要取消对角线焊垫设计?
取消对角线焊垫设计有助于保持焊点之间的距离一致,降低焊点相交导致的短路风险。
4. 为什么要使用十字形定位点?
十字形定位点有助于Wire Bonding机器的自动定位,确保焊接的准确性。传统的圆形定位点可能不够适合此应用。
5. 为什么要在点胶区域标示Silkscreen?
标示Silkscreen可以方便点胶作业进行,并确保点胶的形状得以控制,提高点胶的质量。